在数字经济时代,海量数据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日益突显,中国大数据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与行业应用软件的不断融合,大数据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支撑型的基础设施,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数据开始从感知型向预测型、决策型应用发展,态势研判、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等数据价值充分显现。

 

 

一、政策分析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及税收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鼓励、支持产业持续发展。在顶层设计层面,政府将信息技术产业列入“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并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在大数据、政务、金融及地产信息化等领域,国家及各级部门亦出台相关产业规划、实施方案及行业规定,持续推动并指导各大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

 

二、市场分析

 

(1)周期性特征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科技型产业,产品和服务存在持续更新迭代特征,产业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及未来投资建设力度。随着新兴信息技术与各大行业应用领域的不断融合,中国信息化建设正向智能化、移动化、万物互联方向演进,政府持续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行业整体处于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特征。

 

(2)区域性特征

 

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发展并不均衡,东部地区的产业积累深厚,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但保持较高的增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9 年中国东部地区实现软件业务收入 5.72 万亿元,在全国软件业总收入中的占比达 79.6%;中西部地区的增长较快,较上年同期的增速分别为 22.2%和 18.1%。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开始逐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未来行业的区域性特征将日趋淡化。

dawei

【声明】:乐山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