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工作中,AIP这东西其实不怎么会被用到,毕竟NAIP要比它香得多。不少人以为AIP就是NAIP的英文版,只是信息少一些。
其实,AIP和NAIP除了所用语言不同外,在绘制的方法和要求以及标注的内容和位置上面都有一些区别。
这篇文章就以航路图为例,总结了20处两者之间比较明显的区别,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AIP和NAIP。
1
比例尺
NAIP:航路图比例尺通常为为1:250万。
AIP:航路图比例尺通常为为1:300万。
2
距离
NAIP:采用公里(KM)和海里(NM)作为计量单位。
AIP:采用千米(km)作为计量单位,三亚飞行情报区内部分航段距离采用海里(NM)作为计量单位。
3
高度
NAIP:采用米(m)作为计量单位。
AIP:采用米(m)作为计量单位,三亚飞行情报区内部分航段高度采用英尺(ft)作为计量单位。
4
时间
NAIP:使用北京时。
AIP:使用世界协调时(UTC)。
5
覆盖范围
NAIP:航路图覆盖北京、广州、昆明、兰州、上海、沈阳、三亚、武汉、乌鲁木齐9 个飞行情报区及防空识别区。
AIP:航路图覆盖北京、广州、昆明、兰州、上海、沈阳、三亚、台北、武汉、乌鲁木齐、香港11 个飞行情报区及防空识别区。
6
印刷品分幅
NAIP:航路图印制品分为6幅,编号为1至6,正反面印刷。第1、2 幅,第3、4 幅,第5、6幅互为正反面。
AIP:航路图印制品分为4幅,编号为1至4,正反面印刷。第1、2 幅,第3、4 幅互为正反面。
7
图名
NAIP:图名为“航路图”。
AIP:图名为“航路图ENROUTE CHART”。
8
发行机构标识
NAIP:发行机构标识由发行机构图标和中文名称两部分组成。
AIP:发行机构标识由发行机构图标、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英文缩写四部分组成。
9
修改内容
NAIP:包括每幅航路图最新修订内容和修订内容所在折页编号。
AIP:仅包括每幅航路图最新修订内容。
10
高度表拨正
NAIP:无此内容。
AIP:公布航路、离场及进近飞行阶段高度表拨正要求及获取高度表拨正信息的说明。
11
出版单位
NAIP:在航路图图廓外下边框外侧中间位置会标注出版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 CAAC”。
AIP:无此内容。
12
水文地理要素
NAIP:用淡蓝色绘出图上面积大于20mm 的海洋、湖泊和实际长度在500km 以上的河流,同时用汉语标注名称。
AIP:绘制要求同NAIP一样,但无须标注名称。
13
报告点注记
NAIP:由报告点名称和地理坐标组成。报告点名称包括五字名称代码、以字母P开头后接数字的名称代码,地理坐标的经度和纬度分两行标注,精确到 0.1′。
AIP:与NAIP要求一致,但没有字母P开头后接数字的名称代码。
14
管制区分界线和注记
NAIP:航路图在管制扇区边界两侧注明管制扇区名称及垂直范围。
AIP:航路图在管制扇区范围内标注管制扇区代号、所属管制区及垂直范围。空域结构复杂时,则需要在扇区边界两侧注明管制扇区代号。
15
管制区通信频率及工作时间表
NAIP:以注记框的形式标注管制扇区的通信频率(包括主用频率和备用频率)和工作时间。
AIP:以注记框的形式标注管制扇区的通信频率(包括主用频率和备用频率),但不会标注管制扇区的工作时间,只有管制区高频通信的工作时间。
16
进近和终端管制区通信频率和工作时间
NAIP:在航路图中的适当位置会以注记框的形式标注进近及终端管制区的通信频率和工作时间。
AIP:在航路图的ERC1/2 中会公布进近和终端管制区通信频率
17
区域图
NAIP:在航路图中会标注出区域图所在航图手册中对应的航图编号。
AIP:在航路图中仅会在区域图范围内标绘出插图编号。
18
区域图航图编号
NAIP:航路图中航图编号的表示方式为“机场地名代码—序号”,序号由数字序号和字母序号组成。
AIP:采用“其在ENR中所占章节代号”的形式公布航图编号。
19
区域图出版日期和生效日期
NAIP:出版日期和生效日期的位置在图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出版日期应当位于外侧,出版日期和生效日期之间以空格分开。
当位于左下角时,生效日期在出版日期的后面;当位于右下角时,生效日期在出版日期的前面。
AIP:出版日期和生效日期分别位于图的右下角和左下角。
20
区域图比例尺
NAIP:比例尺不固定,通常为1:100万或1:150万,图示以公里(KM)和海里(NM)为单位。
AIP:比例尺不固定,通常为1:100万或1:150万,图示以公里(KM)为单位。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833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