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11”战线拉长,消费者支付尾款的时间也变长了,但对于一些热门、限售商品,或者网红直播间的低价商品来说,“一件难求”仍是大多数消费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于是,网上出现了代抢、代拍服务,甚至还有商家销售“抢拍软件”。
代拍的出现虽然满足了一些消费者需求,但这类服务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极大,研发、销售“抢拍软件”更是涉嫌违法。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认识到其中风险及危害性。比如,用软件抢比手抢概率高,不过不保证一定能抢到,一旦个人信息泄露,轻则带来骚扰,重则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给消费者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对于“代拍秒杀”等行为,依法规制很有必要。同时,电商平台也应加强技术防范。不必讳言,“代拍秒杀”不仅是一种作弊行为,也会严重扰乱电商平台运营生态。对此,电商平台应积极作为。比如,电商平台应提高自身注意义务,通过关键词审核、大数据侦查等方式持续监测、分析、识别提供代拍服务账号,并即时切断不正当“代拍”操作。同时,也有必要做好消费警示。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833zz.com